促发展、共创新-北京奔马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北京石墨烯论坛(BGF2025)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5 浏览次数:11

图片

10月25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北京石墨烯论坛(BGF2025)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隆重开幕。本次论坛旨在深化全球石墨烯领域的学术对话与产业协作,共同探索新材料时代的机遇与蓝图。这场聚焦前沿、共商合作的石墨烯产业盛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相关单位的1000余位代表以及全国多地的政府领导、产业界人士共同参与。

图片

北京奔马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以其独特的科技创新实践和卓越的科技贡献-“石墨烯自发热地板”,受邀参加于2025年北京召开的“北京石墨烯论2025”(BGF2025)

图片

图片

本届论坛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原石墨烯实验室、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联合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市人才局副局长杨璞,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孙运锋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图片

杨璞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正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石墨烯产业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支撑,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力量。他指出,希望大家以论坛为纽带,加强政企学研投的协同联动,加速将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优质产品,让前沿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图片

何光彩在致辞中表示,BGI的成立与发展是北京大学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服务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将持续支持BGI建设,携手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以柔性机制突破传统产学研壁垒,促进石墨烯制备技术、复合材料研发等核心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图片
 
孙运锋在致辞中表示,先进碳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主要方向,对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河南省碳材料产业基础雄厚,由BGI、河南省科学院、郑州航空港区牵头,多家单位参与的中原石墨烯实验室正通过构建“科技+产业+基金”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造跨区域科技协作典范,力争用5至10年时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原碳谷”。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郑泉水、彭练矛、唐智勇、张荻,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隋振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张锦,吉林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张明耀,中北大学校长陈钱,长春工业大学校长付跃刚,许昌学院校长郑直,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曹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刘植昌,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长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洲洋,北京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肖澜,北京市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郭海峰,湖北省国家级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青松,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红军以及来自金隅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豫地科技集团、斯瑞新材、菲利华、润阳科技、明阳集团等国央企及上市公司的领导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担任大会主席。

图片

杨璞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正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石墨烯产业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支撑,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力量。他指出,希望大家以论坛为纽带,加强政企学研投的协同联动,加速将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优质产品,让前沿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图片
开幕式上,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院士以"向市场要动力,向体制要活力,勇当时代弄潮儿"为题作BGI年度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系统展示了BGI2025年在产业拓展、基地建设、研发布局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刘忠范院长表示,BGI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重视科技成果转化,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动蒙烯玻纤等核心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在平台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河南基地、荆州基地、常州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为石墨烯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完善的创新体系。展望未来,刘忠范院长指出,我们不仅要做好“从0到1”原始创新,更要实现“从1到10”的产业化突破,让石墨烯材料真正赋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为公司余总和刘院长合影
图片
 我们奔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将科技融入人类生活的深层,致力创造更智能、人性化的产品,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公司拥有一支不断挖掘科技潜力的研发团队,追求卓越的技术创新,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技术,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北京奔马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和使命感的公司,将继续发挥科技的力量,不断创新投入发展,积极参与国内外科研合作与交流,推动社会的进步,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合作朝着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目标迈进,我们将更多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创新科技为驱动,推动生活的进步。

图片

奔腾全产业链企业格局,天生气势不凡

Enterprise Strength

  • 100

    石墨烯研发生产基地

  • 150余台

    全线生产设备

  • 200

    生产及研发人员

  • 多条石墨烯电热膜

    自动生产线

  • 多项国家专利

    并申报国际专利